23 | HTTPS是什么?SSL/TLS又是什么?

  • Q:具备哪4给特性的通信过程才是安全的?
    • 机密性(Secrecy/Confidentiality):对数据的“保密”,只能由可信的人访问,对其他人是不可见的“秘密”,简单来说就是不能让不相关的人看到不该看的东西
    • 完整性(Integrity,也叫一致性):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窜改
    • 身份认证(Authentication):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,保证消息只能发送给可信的人
    • 不可否认(Non-repudiation/Undeniable,也叫不可抵赖),不能否认已经发生过的行为

24 | 固若金汤的根本(上):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

  • Q:对称加密是什么?
    • 指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密钥都是同一个,只要保证了密钥的安全,那整个通信过程就可以说具有了机密性
  • Q:目前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哪两个
    • AES:高级加密标准(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),密钥长度可以是 128、192 或 256。它是 DES 算法的替代者,安全强度很高,性能也很好,而且有的硬件 还会做特殊优化,所以非常流行,是应用最广泛的对称加密算法
    • ChaCha20:Google 设计的另一种加密算法,密钥长度固定为 256 位,纯软件运行性能 要超过 AES,曾经在移动客户端上比较流行,但 ARMv8 之后也加入了 AES 硬件优化,所 以现在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,但仍然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算法
  • Q:加密分组模式是什么?
    • 让算法用固定长度的密钥加密任意长度的明文,把密钥转化为密文
    • 最新的分组模式被称为 AEAD(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Associated Data),在加密的同时增加了认证的功能,常用的是 GCM、CCM 和 Poly1305
  • Q:非对称加密是什么?
    • 它有两个密钥,一个叫“公钥”(public key),一个叫“私钥”(private key)。两个密钥是不同的,公钥可以公开给任何人使用,而私钥必须严格保密
    • 公钥和私钥有个特别的“单向”性,虽然都可以用来加密解密,但公钥加密后只能用私钥解密,反过来,私钥加密后也只能用公钥解密
  • Q:有哪些非对称加密算法
    • RSA:它的安全性基于“整数分解”的数学难题,使用两个超大素数的乘积作为生成密钥的材料,想要从公钥推算出私钥是非常困难的
    • ECC(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):它基于“椭圆曲线离散对数”的数学难题,使用特定的曲线方程和基点生成公钥和私钥,子算法 ECDHE 用于密钥交换,ECDSA 用于数字签名
    • 目前比较常用的两个曲线是 P-256(secp256r1,在 OpenSSL 称为 prime256v1)和 x25519。P-256 是 NIST(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)和 NSA(美国国家安全局)推荐使用的曲线,而 x25519 被认为是最安全、最快速的曲线
  • Q:TLS里使用的混合加密是怎样呢?
    • 在通信刚开始的时候使用非对称算法,如RSA、ECDHE,首先解决密钥交换的问题
    • 用随机数产生对称算法使用的「会话密钥」(session key),再用公钥加密。因为会话密钥很短,通常只有16字节或32字节,所以慢一点也无所谓
    • 对方拿到密文后用私钥解密,取出会话密钥。这样,双方就实现了对称密钥的安全交换,后续就不再使用非对称加密,全都使用对称加密

25 | 固若金汤的根本(下):数字签名与证书

  • Q:目前推荐使用的摘要算法是什么
    • SHA-2:一系列摘要算法的统称,总共有 6 种,常用的有 SHA224、SHA256、 SHA384,分别能够生成 28 字节、32 字节、48 字节的摘要
  • Q:如何保证数据完整性
    • 真正的完整性必须要建立在机密性之上,在混合加密系统里用会话密钥加密消息和摘要
  • Q:数字签名的原理是什么?
    • 把公钥私钥的用法反过来,之前是公钥加密、私钥解密, 现在是私钥加密、公钥解密
    • 因为非对称加密效率太低,所以私钥只加密原文的摘要,这样运算量就小的多,而且得到的数字签名也很小,方便保管和传输
    • 签名和公钥一样完全公开,任何人都可以获取。但这个签名只有用私钥对应的公钥才能解开,拿到摘要后,再比对原文验证完整性,就可以像签署文件一样证明消息确实是你发的
  • Q:CA是什么
    • 证书认证机构(Certificate Authority),具有极高的可信度,由它来给各个公钥签名,用自 身的信誉来保证公钥无法伪造,是可信的
    • CA 对公钥的签名认证是有格式的,包含序列号、用途、颁发者、有效时间等等,把这些打成一个包再签名,完整地证明公钥关联的各种信息,形成“数字证书”(Certificate)
  • Q:CA签发的三种证书DV、OV、EV的区别是
    • 区别在于可信程度
    • DV 是最低的,只是域名级别的可信,背后是谁不知道。EV 是最高的,经过了法律和审计的严格核查,可以证明网站拥有者的身份(在浏览器地址栏会显示出公司的名字,例如 Apple、GitHub 的网站)
  • Q:CA 怎么证明自己呢
    • 这是信任链的问题。小一点的 CA 可以让大 CA 签名认证,但链条的最后,也就是Root CA,就只能自己证明自己了,这个就叫“自签名证书”(Self-Signed Certificate)或者“根证书”(Root Certificate)。你必须相信,否则整个证书信任链就走不下去了
    • 有了这个证书体系,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都内置了各大 CA 的根证书,上网的时候只要服务器发过来它的证书,就可以验证证书里的签名,顺着证书链(Certificate Chain)一层层地验证,直到找到根证书,就能够确定证书是可信的,从而里面的公钥也是可信的

26 | 信任始于握手:TLS1.2连接过程解析

  • Q:TLS协议由哪几个子协议组成呢?
    • 记录协议(Record Protocol):规定了TLS收发数据的基本单位:记录(record)。它有点像是TCP里的segment,所有的其它子协议都需要通过记录协议发出。但多个记录数据可以在一个TCP包里一次性发出,也不需要像TCP那样返回ACK
    • 警报协议(Alert Protocol):向对方发出警报信息,类似HTTP协议里的状态码。如,protocol_version是不支持旧版本,bad_certificate是证书有问题,收到警报后另一方可以选择继续,也可以立即终止连接
    • 握手协议(Handshake Protocol):浏览器和服务器会在握手过程中协商TLS版本号、随机数、密码套件等信息,然后交换证书和密钥参数,最终双方协商会得到会话密钥,用于后续的混合加密系统
    • 变更密码规范协议(Change Cipher Spec Protocol):就是一个「通知」,告诉对方,后续的数据都将使用加密保护。在它之前,数据都是明文的
  • Q:TLS的握手过程
    • 其中每一个“框”都是一个记录,多个记录组合成一个 TCP 包发送。所以,最多经过两次消息往返(4 个消息)就可以完成握手,然后就可以在安全的通信环境里发送 HTTP 报文,实现 HTTPS 协议
    • 1.在TCP建立连接后,浏览器会首先发一个「Client Hello」消息。里面有客户端的版本号、支持的密码套件,还有一个随机数(Client Random),用于后续生成会话密钥
    • 2.服务器收到「Client Hello」后,会返回一个「Server Hello」消息。把版本号对一下,也给出一个随机数(Server Random),然后从客户端列表里选一个作为本次通信使用的密码套件
    • 然后服务器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,就把证书也发给了客户端(Server Certificate)
    • 接下来因为服务器选择了ECDHE算法,所以它会在证书后发送「Server Key Exchange」消息,里面是椭圆曲线的公钥(Server Params),用来实现密钥交换,再加上自己的私钥签名认证
    • 然后是「Server Hello Done」消息,表示所有信息就这些
    • 这样第一个消息往返就结束了(两个 TCP 包),结果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明文共享了三个信息:Client Random、Server Random 和 Server Params
    • 3.客户端拿到服务器的证书后,开始走证书链逐级验证,确认证书的真实性,再用证书公钥签名,确认服务器的身份
    • 然后,客户端按照密码套件的要求,也生成一个椭圆曲线的公钥(Client Params),用「Client Key Exchange」消息发给服务器
    •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手里都难倒了密钥交换算法的两个参数(Client Params、Server Params),就用ECDHE算法算出「Pre-Master」,也是一个随机数
    •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手里有了三个随机数:Client Random、Server Random 和 Pre-Master。用这三个作为原始材料,就可以生成用于加密会话的主密钥,叫「Master Secret」。而黑客因为拿不到「Pre-Master」,所以也就得不到主密钥
    • 用三个随机数是因为保证真正的「完全随机」
    • 主密钥有 48 字节,但它也不是最终用于通信的会话密钥,还会再用 PRF (伪随机数函数)扩展出更多的密钥,比如客户端发送用的会话密钥(client_write_key)、服务器发送用的会话密钥(server_write_key)等等,避免只用一个密钥带来的安全隐患
    • 4.有了主密钥和派生的会话密钥,客户端发一个「Change Cipher Spec」,然后再发一个「Finished」消息,把之前所有发送的数据做个摘要,再加密一下,让服务器做个验证
    • 服务器同样发「Change Cipher Spec」和「Finished」消息,双方都验证加密解密OK,握手正式结束,后面就收发被加密的 HTTP 请求和响应了
  • Q:主流的TLS握手过程和传统的RSA握手过程的区别是什么?
    • 1.使用ECDHE实现密钥交换,而不是RSA,所以会在服务器端发出「Server Key Exchange」消息
    • 2.因为使用了ECDHE,客户端可以不用等到服务器发回「Finished」确认握手完毕,,立即就发出 HTTP 报文,省去了一个消息往返的时间浪费。这个叫「TLS False Start」,意思就是「抢跑」,和「TCP Fast Open」有点像,都是不等连接完全建立就提前发应用数据,提高传输的效率
    • 大体的流程没有变,只是「Pre-Master」不再需要用算法生成,而是客户端直接生成随机数,然后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,通过「Client Key Exchange」消息发给服务器。服务器再用私钥解密,这样双方也实现了共享三个随机数,就可以生成主密钥
  • Q:双向认证是什么?
    • TLS握手是「单向认证」的握手过程,只认证了服务器的身份,而没有认证客户端的身份。这是因为通常单向认证通过后已经建立了安全通信,用账号、密码等简单的手段就能够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
    • 双向认证的流程也没有太多变化,只是在「Server Hello Done」之后,「Client Key Exchange」之前,客户端要发送「Client Certificate」消息,服务器收到后也把证书链走一遍,验证客户端的身份

27 | 更好更快的握手:TLS1.3特性解析

  • Q:TLS1.3的主要改进是什么?
    • 最大化兼容性
      • TLS1.3 保持现有的记录格式不变,通过“伪装”来实现兼容TLS1.2,即不变更记录头字段里的版本号
      • 使用一个新的扩展协议(Extension Protocol),通过在记录末尾添加一系列的「扩展字段」来增加新的功能,老版本的 TLS 不认识它可以直接忽略,这就实现了「后向兼容」
      • 在记录头的 Version 字段被兼容性“固定”的情况下,只要是 TLS1.3 协议,握手的“Hello”消息后面就必须有“supported_versions”扩展,它标记了 TLS 的版本号, 使用它就能区分新旧协议
    • 强化安全
      • 精简算法,废除不安全的算法
    • 提升性能
      • HTTPS 建立连接时除了要做 TCP 握手,还要做 TLS 握手,在 1.2 中会多花两个消息往返(2-RTT),可能导致几十毫秒甚至上百毫秒的延迟,在移动网络中延迟还会更严重
      • 现在因为密码套件大幅度简化,也就没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样走复杂的协商流程了。TLS1.3 压缩了以前的「Hello」协商过程,删除了「Key Exchange」消息,把握手时间减少到了1-RTT,效率提高了一倍
      • 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扩展。客户端在「Client Hello」消息里直接 用「supported_groups」带上支持的曲线,比如 P-256、x25519,用「key_share」带上曲线对应的客户端公钥参数,用「signature_algorithms」带上签名算法
      • 服务器收到后在这些扩展里选定一个曲线和参数,再用「key_share」扩展返回服务器这边的公钥参数,就实现了双方的密钥交换,后面的流程就和 1.2 基本一样了
  • Q:TLS1.3的握手过程
    • 在 TCP 建立连接之后,浏览器首先还是发一个「Client Hello」
    • 因为 1.3 的消息兼容 1.2,所以开头的版本号、支持的密码套件和随机数(Client Random)结构都是一样的(不过这时的随机数是 32 个字节)
    • 注意「Client Hello」里的扩展,「supported_versions」表示这是 TLS1.3,「supported_groups」是支持的曲线,「key_share」是曲线对应的参数
    • 服务器收到「Client Hello」同样返回「Server Hello」消息,还是要给出一个随机数(Server Random)和选定密码套件,表面上看和 TLS1.2 是一样的,重点是后面的扩展。「supported_versions」里确认使用的是 TLS1.3,然后在「key_share」扩展带上曲线和对应的公钥参数
    • 这时只交换了两条消息,客户端和服务器就拿到了四个共享信息:Client Random和 Server Random、Client Params和Server Params,两边就可以各自用 ECDHE 算出「Pre-Master」,再用 HKDF 生成主密钥「Master Secret」,效率比 TLS1.2 提高了一大截
    • 在算出主密钥后,服务器立刻发出「Change Cipher Spec」消息,比 TLS1.2 提早进入加密通信,后面的证书等就都是加密的了,减少了握手时的明文信息泄露
    • 这里 TLS1.3 还有一个安全强化措施,多了个「Certificate Verify」消息,用服务器的私钥把前面的曲线、套件、参数等握手数据加了签名,作用和「Finished」消息差不多。但由于是私钥签名,所以强化了身份认证和和防窜改
    • 这两个「Hello」消息之后,客户端验证服务器证书,再发「Finished」消息,就正式完成了握手,开始收发 HTTP 报文

28 | 连接太慢该怎么办:HTTPS的优化

  • Q:TLS握手过程中影响性能的部分有哪些呢
  • Q:如何使用硬件优化的方式优化HTTPS
    • 1.选择更快的 CPU,最好还内建 AES 优化,这样即可以加速握手,也可以加速传输
    • 2.选择“SSL 加速卡”,加解密时调用它的 API,让专门的硬件来做非对称加解密,分担 CPU 的计算压力
    • 3.SSL 加速服务器,用专门的服务器集群来彻底“卸载”TLS 握手时的加密解密计算,性能自然要比单纯的“加速卡”要强大的多
  • Q:如何使用软件优化的方式优化HTTPS
    • 1.软件升级:把现在正在使用的软件尽量升级到最新版本,由于这些软件在更新版本的时候都会做性能优化、修复错误,只要运维能够主动配合,这种软件优化是最容易做的,也是最容易达成优化效果的
    • 2.协议优化:尽量采用 TLS1.3,它大幅度简化了握手的过程,完全握手只要 1-RTT,而且更加安全
    • 如果暂时不能升级到 1.3,只能用 1.2,那么握手时使用的密钥交换协议应当尽量选用椭圆曲线的 ECDHE 算法。它不仅运算速度快,安全性高,还支持“False Start”,能够把握手的消息往返由 2-RTT 减少到 1-RTT,达到与 TLS1.3 类似的效果
    • 椭圆曲线也要选择高性能的曲线,最好是 x25519,次优选择是 P-256。对称加密算法方面,也可以选用“AES_128_GCM”,它能比“AES_256_GCM”略快一点点
    • 在 Nginx 里可以用“ssl_ciphers”“ssl_ecdh_curve”等指令配置服务器使用的密码套件和椭圆曲线,把优先使用的放在前面
ssl_ciphers TLS13-AES-256-GCM-SHA384:TLS13-CHACHA20-POLY1305-SHA256:EECDH+CHACHA20;
ssl_ecdh_curve X25519:P-256;
  • Q:如何进行证书优化
    • 1.证书传输
      • 服务器的证书可以选择椭圆曲线(ECDSA)证书而不是 RSA 证书,因为 224 位的 ECC 相当于 2048 位的 RSA,所以椭圆曲线证书的“个头”要比 RSA 小很多,即能够节约带宽也能减少客户端的运算量
    • 2.证书验证
      • 客户端的证书验证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操作,除了要公钥解密验证多个证书签名外,因为证书还有可能会被撤销失效,客户端有时还会再去访问 CA,下载 CRL 或者 OCSP 数据,这又会产生 DNS 查询、建立连接、收发数据等一系列网络通信,增加好几个 RTT
      • CRL(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,证书吊销列表)由 CA 定期发布,里面是所有被撤销信任的证书序号,查询这个列表就可以知道证书是否有效。
      • 但 CRL 因为是“定期”发布,就有“时间窗口”的安全隐患,而且随着吊销证书的增多,列表会越来越大,一个 CRL 经常会上 MB。想象一下,每次需要预先下载几 M 的“无用数据”才能连接网站,实用性实在是太低了
      • 所以,现在 CRL 基本上不用了,取而代之的是 OCSP(在线证书状态协议,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),向 CA 发送查询请求,让 CA 返回证书的有效状态
      • 但 OCSP 也要多出一次网络请求的消耗,而且还依赖于 CA 服务器,如果 CA 服务器很忙,那响应延迟也是等不起的
      • 于是又出来了一个“补丁”,叫“OCSP Stapling”(OCSP 装订),它可以让服务器预先访问 CA 获取 OCSP 响应,然后在握手时随着证书一起发给客户端,免去了客户端连接 CA 服务器查询的时间
  • Q:如何进行会话复用(TLS session resumption)的「Session ID」
    • 客户端和服务器首次连接后各自保存一个会话的 ID 号,内存里存储主密钥和其他相关的信息。当客户端再次连接时发一个 ID 过来,服务器就在内存里找,找到就直接用主密钥恢复会话状态,跳过证书验证和密钥交换,只用一个消息往返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
    • 服务器在“ServerHello”消息后直接发送了“Change Cipher Spec”和“Finished”消息,复用会话完成了握手
    • 「Session ID」是最早出现的会话复用技术,也是应用最广的,但它也有缺点,服务器必须保存每一个客户端的会话数据,对于拥有百万、千万级别用户的网站来说存储量就成了大问题,加重了服务器的负担
  • Q:如何进行会话复用(TLS session resumption)的「Session Ticket」即会话票证
    • 有点类似 HTTP 的 Cookie,存储的责任由服务器转移到了客户端,服务器加密会话信息,用“New Session Ticket”消息发给客户端,让客户端保存
    • 重连的时候,客户端使用扩展“session_ticket”发送“Ticket”而不是“Session ID”,服务器解密后验证有效期,就可以恢复会话,开始加密通信
    • 不过“Session Ticket”方案需要使用一个固定的密钥文件(ticket_key)来加密 Ticket,为了防止密钥被破解,保证“前向安全”,密钥文件需要定期轮换,比如设置为一小时或者一天
  • Q:如何进行预共享密钥
    • “False Start”“Session ID”“Session Ticket”等方式只能实现 1-RTT,而 TLS1.3 更进一步实现了“0-RTT”,原理和“Session Ticket”差不多,但在发送 Ticket 的同时会带上应用数据(Early Data),免去了 1.2 里的服务器确认步骤,这种方式叫“Pre-shared Key”,简称为“PSK”
    • 但“PSK”也不是完美的,它为了追求效率而牺牲了一点安全性,容易受到“重放攻击”(Replay attack)的威胁。黑客可以截获“PSK”的数据,像复读机那样反复向服务器发送
    • 解决的办法是只允许安全的 GET/HEAD 方法,在消息里加入时间戳、“nonce”验证,或者“一次性票证”限制重放

29 | 我应该迁移到HTTPS吗?

  • Q:如何申请证书
    • “Let’s Encrypt”一直在推动证书的自动化部署,为此还实现了专门的 ACME 协议(RFC8555)。有很多的客户端软件可以完成申请、验证、下载、更新的“一条龙”操作,比如 Certbot、acme.sh 等等
    • 注意:
    • 第一,申请证书时应当同时申请 RSA 和 ECDSA 两种证书,在 Nginx 里配置成双证书验证,这样服务器可以自动选择快速的椭圆曲线证书,同时也兼容只支持 RSA 的客户端
    • 第二,如果申请 RSA 证书,私钥至少要 2048 位,摘要算法应该选用 SHA-2,例如 SHA256、SHA384 等
    • 第三,出于安全的考虑,“Let’s Encrypt”证书的有效期很短,只有 90 天,时间一到就会过期失效,所以必须要定期更新。你可以在 crontab 里加个每周或每月任务,发送更新请求,不过很多 ACME 客户端会自动添加这样的定期任务,完全不用你操心
  • Q:如何配置HTTPS
    • 在 Nginx 上非常简单,只要在“listen”指令后面加上参数“ssl”,再配上刚才的证书文件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 HTTPS
    listen                443 ssl;
    
    ssl_certificate       xxx_rsa.crt;  #rsa2048 cert
    ssl_certificate_key   xxx_rsa.key;  #rsa2048 private key
    
    ssl_certificate       xxx_ecc.crt;  #ecdsa cert
    ssl_certificate_key   xxx_ecc.key;  #ecdsa private ke
    
    • 为了提高 HTTPS 的安全系数和性能,你还可以强制 Nginx 只支持 TLS1.2 以上的协议,打开“Session Ticket”会话复用
    ssl_protocols               TLSv1.2 TLSv1.3;
    
    ssl_session_timeout         5m;
    ssl_session_tickets         on;
    ssl_session_ticket_key      ticket.key;
    
    • 密码套件的选择方面,我给你的建议是以服务器的套件优先。这样可以避免恶意客户端故意选择较弱的套件、降低安全等级,然后密码套件向 TLS1.3“看齐”,只使用 ECDHE、AES 和 ChaCha20,支持“False Start”
   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  on;
    
    ssl_ciphers   ECDHE-ECDSA-AES256-GCM-SHA384:ECDHE-RSA-AES256-GCM-SHA384:ECDHE-RSA-AES128-GCM-SHA256:ECDHE-RSA-CHACHA20-POLY1305:ECDHE+AES128:!MD5:!SHA1;
    
    • 如果你的服务器上使用了 OpenSSL 的分支 BorringSSL,那么还可以使用一个特殊的“等价密码组”(Equal preference cipher groups)特性,它可以让服务器配置一组“等价”的密码套件,在这些套件里允许客户端优先选择,比如这么配置
    ssl_ciphers 
    [ECDHE-ECDSA-AES128-GCM-SHA256|ECDHE-ECDSA-CHACHA20-POLY1305];
    
    • 如果客户端硬件没有 AES 优化,服务器就会顺着客户端的意思,优先选择与 AES“等价”的 ChaCha20 算法,让客户端能够快一点
    • 全部配置完成后,你可以访问“SSLLabsopen in new window”网站,测试网站的安全程度,它会模拟多种客户端发起测试,打出一个综合的评分
  • Q:服务器名称指示是怎样?
    • 在 HTTP 协议里,多个域名可以同时在一个 IP 地址上运行,这就是“虚拟主机”,Web 服务器会使用请求头里的 Host 字段来选择
    • 但在 HTTPS 里,因为请求头只有在 TLS 握手之后才能发送,在握手时就必须选择“虚拟主机”对应的证书,TLS 无法得知域名的信息,就只能用 IP 地址来区分。所以,最早的时候每个 HTTPS 域名必须使用独立的 IP 地址,非常不方便
    • 这得用到 TLS 的“扩展”,给协议加个SNI(Server Name Indication)的“补充条款”。它的作用和 Host 字段差不多,客户端会在“Client Hello”时带上域名信息,这样服务器就可以根据名字而不是 IP 地址来选择证书
  • Q:如何把原有的HTTP重定向到HTTPS服务
    • 可用「重定向跳转」技术,把不安全的 HTTP 网址用 301 或 302“重定向”到新的 HTTPS 网站,这在 Nginx 里也很容易做到,使用“return”或“rewrite”都可以
    return 301 https://$host$request_uri;             # 永久重定向
    rewrite ^  https://$host$request_uri permanent;   # 永久重定向
    
    • 但这种方式有两个问题。一个是重定向增加了网络成本,多出了一次请求;另一个是存在安全隐患,重定向的响应可能会被“中间人”窜改,实现“会话劫持”,跳转到恶意网站
    • 可使用HSTS(HTTP 严格传输安全,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)的技术可以消除这种安全隐患。HTTPS 服务器需要在发出的响应头里添加一个「Strict-Transport-Security」的字段,再设定一个有效期,例如:
    Strict-Transport-Security: max-age=15768000; includeSubDomains
    
    • 相当于告诉浏览器:我这个网站必须严格使用 HTTPS 协议,在半年之内(182.5 天)都不允许用 HTTP,你以后就自己做转换吧,不要再来麻烦我了
    • 有了“HSTS”的指示,以后浏览器再访问同样的域名的时候就会自动把 URI 里的“http”改成“https”,直接访问安全的 HTTPS 网站。这样“中间人”就失去了攻击的机会,而且对于客户端来说也免去了一次跳转,加快了连接速度
    • 在配置文件里用“add_header”指令添加“HSTS”字段:
    add_header Strict-Transport-Security max-age=15768000; #182.5days
    
    • 那么 Chrome 浏览器只会在第一次连接时使用 HTTP 协议,之后就会都走 HTTPS 协议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Shiqi Lu